近年来,彭州市以“百里画廊”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整治,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,精绘和美乡村新画卷。截至目前,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%,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95.2%,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100%,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%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%,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8%,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2%。获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,人居环境整治经验被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微信号推广。
一是高位统筹、筑牢整治根基。全面推行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“总指挥”,镇、村党组织书记任村庄清洁行动“清洁指挥长”的责任模式,构建市镇村三级组织体系,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形成市统一指挥调度、镇(街道)承担主责抓落实、村(社区)发挥主体作用见实效的联动机制。创新“项目引导+多元整合”投融资机制,以厕所革命重点县项目为依托,整合社区保障资金、保洁一体化经费及社会资本等,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7.97亿元,为整治工作提供坚实资金支撑。建立常态化专项督查机制,采取“边查边改、全面整改”模式,实行“清单制+责任制”闭环管理,明确整改责任主体、标准要求及销号时限,确保动态消除村庄清洁问题。
二是高起点规划,科学布局推进。特邀同济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高校团队,高起点编制《彭州市百里画廊规划设计方案》《彭州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战略研究及示范片区发展规划》,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指引。以“百里画廊”产业廊道、生态廊道、品质廊道、文化廊道、治理廊道建设为重要牵引,锚定乡村发展方向,推动乡村环境、产业、文化协同发展。制发《彭州市“百里画廊”人居环境提质行动工作方案》等一系列环境提质、宣传、督查指导文件,以“强宣传、补短板、抓示范、提品质”为主线,聚焦“厕所革命”、污水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,明确路线图与时间表,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。
三是党建引领、提升治理效能。探索“131N”等基层党建引领机制,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,整合自治组织、服务平台、社会组织等资源,构建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。推行党员“双带头”制度,带头落实“门前五包”、自筹整治资金、整改自家环境问题;建立党员包户机制,每名村党员联系5-15户群众,定期开展政策宣传、环境整治指导,以“党员带头干、做给群众看”带动群众主动参与。引导农村集中安置小区、开放式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,通过收取物业费统筹用于环境治理与设施维护;推动散居院落组建院落自治管委会,实现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”,让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与受益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