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讯通中心

  • 欢迎加入农副产品打假参考网!
当前所在: 首页 > 动态资讯

台风后蚕桑生产恢复和病虫害防治工作

  台风带来的强风、暴雨和洪涝灾害,对桑园和蚕室均会造成严重破坏,主要表现为:桑树倒伏、枝叶损伤、桑园积水、土壤板结,肥水流失;蚕室损毁、设备浸水、环境病原污染等。灾后恢复工作必须遵循“生命第一、安全为先;分类指导、科学施策;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原则,迅速行动,重点抓好桑园管理、蚕病预防和养殖环境修复三个环节。

  一、 灾后恢复核心原则

  人身安全第一:在进行任何恢复作业前,务必确保生产环境安全,检查电路、房屋结构,防止次生灾害。

  迅速排水清污:及时排除桑园和蚕室周围积水,清理污泥、杂物,是控制灾后病情的第一步。

  全面彻底消毒:洪水过后,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,必须对蚕室、蚕具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。

  分类管理桑园:根据桑树受损程度,采取扶正、修剪、松土等不同措施。

  调整养蚕计划:根据桑叶恢复情况和消毒进度,科学调整养蚕批次和规模。

  二、 桑园灾后恢复管理技术

  (一)及时排水清园

  开沟排水:立即疏通桑园内外的沟渠,排除积水,降低地下水位。对地势低洼的桑园,要开挖深沟,力争在24-48小时内将积水排干。

  清理杂物:及时清理桑园内的断枝、落叶、杂草和垃圾,集中运出园外深埋或焚烧,防止病菌蔓延。

  (二)抢扶倒伏桑树

  适时扶正:待土壤稍干、不粘锄头时,及时扶正倒伏的桑树。动作要轻,避免损伤根系。

  培土加固:对扶正的桑树,需培土夯实,必要时设立支柱固定。

  适度修剪:对断裂、撕扯严重的枝条,从伤口下方修剪平整,并对较大剪口涂抹保护剂(如涂石灰蜡、油漆不能用有毒)。对根系损伤严重的,可适当疏剪部分枝叶,减少水分蒸腾。

  (三)中耕松土与追肥

  深翻晒土:土壤板结的桑园,待地面泛白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,增加土壤透气性,促进根系恢复。可进行深翻晒土,利用阳光紫外线杀菌。

  合理追肥:桑树受涝后根系受损,吸肥能力弱。应先喷施叶面肥(如0.2%磷酸二氢钾+0.5%尿素溶液),待树势初步恢复后,再追施速效性肥料(如尿素、复合肥),遵循“薄肥勤施”的原则,促发新梢。

  三、 蚕室、蚕具及养蚕管理的恢复

  (一)环境清理与消毒

  彻底清扫:先清除蚕室、簇室、贮桑室等处的污泥、垃圾和死蚕。

  冲洗浸泡:用清水高压冲洗墙壁、地面。将被水淹过的蚕具(蚕匾、蚕架、塑料网等)浸泡在流水中刷洗干净,晾晒。

  重点消毒: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必须做到“全面、彻底”。

  蚕室蚕具消毒:首选1%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或毒消散等烟剂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。喷雾要求每个角落都喷到,墙面流液为宜。熏蒸后密闭24小时以上。

  环境消毒:蚕室周围场地、水源、道路用2%新鲜石灰水或3%漂白粉液进行喷洒消毒。

  (二)调整养蚕计划

  评估桑叶:台风后首批桑叶可能带有伤口,易污染,且营养价值下降。建议第一批蚕适当推迟收蚁,或减少饲养量,先使用桑树中上部受害较轻的叶片。

  加强饲养管理:

  良叶饱食:精选桑叶,不喂食湿叶、泥叶、病虫害叶。喂叶前可先用0.3%有效氯的漂白粉液进行叶面消毒,晾干后再喂食。

  稀座勤喂:适当降低饲养密度,增加喂叶次数,及时清除残桑和蚕粪,保持蚕座干燥清洁。

  蚕体蚕座消毒:在起蚕、眠中等关键时期,加强使用防僵粉、新鲜石灰粉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,预防真菌病和病毒病。

  (三)严格防病措施

  发现病蚕,及时处理:严格淘汰病弱蚕,并将其投入消毒缸(如石灰缸)中,深埋处理,切忌乱扔。

  建立隔离意识:划定病蚕区,用具专用,防止交叉感染。

  人员消毒:饲养员进出蚕室必须洗手,更换工作服和鞋。

  四、 灾后常见病虫害防治要点

  

  

  

  

  五、 总结与建议

  台风灾害虽不可避免,但通过科学、及时的灾后恢复措施,可以显著降低损失,为下一阶段的生产打下基础。请各位从业者保持信心,按照本技术要点,结合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具体指导,积极展开生产自救。

  最重要的一点: 在所有农事操作中,务必牢记农药安全间隔期,确保桑叶和蚕作物的绝对安全,这是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。

  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gxzf.gov.cn/xwdt/gxlb/nn/t26017448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农副产品打假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 
联系电话:010-56019387、010-80440269、010-69945235
监督电话:1851694831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  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 qgsndy@163.com 客服QQ : 2909421493 通联QQ : 2135524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