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3日,全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研讨会在山东乳山召开。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邢可霞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会议全面总结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成效,组织观摩了海阳市、乳山市废旧地膜回收利用、秧膜分离、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等现场,交流了各地工作经验,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。
会议指出,近年来,全国农业生态环保系统积极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,推动完善法规政策、强化部门联合监管、落实项目推广任务、总结典型机制模式、做好日常监测评价,全国农膜处置率达到85%以上,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农田地膜残留量持续下降,全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有效提升,为农业绿色发展、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会议强调,要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注重综合施策,深入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和分类处置。优化项目补贴政策,做好项目总结评估,分析面临问题困难,研究优化项目补贴内容、方式、环节和标准,完善项目管理机制。强化技术支撑服务,持续抓好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比评价试验,筛选推广适宜区域条件和作物特点的产品,强化地膜科技攻关,加大地膜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装备供给力度。抓好日常监测评价,争取加密监测点位,优化点位布局,完善评价方法,逐步形成国控监测和省控监测联动格局。做好宣传引导发动,遴选推介地方好经验好做法,形成一批典型案例,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,营造工作良好氛围。
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相关处室负责同志,中国农业科学院、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、山东省农业大学等单位有关专家,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承担省(区、市)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工作机构负责同志等60余人参加会议。